墾區2家企業參與完成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近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海南橡膠、海墾南繁產業集團旗下海墾科學院集團參與完成的“耐寒抗風高產橡膠樹品種培育及其應用”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海南橡膠、海墾科學院集團不斷傳承創新,與項目團隊一起攻克了橡膠樹耐寒抗風資源缺乏、育種周期長效率低等技術難點,推動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保障國家戰略物資安全供給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該成果是我國三代橡膠育種人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天然橡膠是我國熱帶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是四大工業原料中唯一可再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在國防裝備、航空航海、軌道交通等高端制造領域不可替代。“臺風是海南植膠區的首要限制因素,以抗風高產種質篩選和新品種選育為主要目標,我們在海南各個植膠區開展‘熱研917’、‘熱研7-33-97’、‘文昌217’等一系列抗風高產橡膠樹品種多年多點試驗,同時,配套生產技術的熟化及推廣,承擔海南植膠區的科技服務及培訓,提升植膠生產技術水平。”成果完成人、海南橡膠基地管理部副總經理黃飛告訴記者,此次項目育成耐寒抗風高產品種8個,推動實現橡膠樹種源自主可控,支撐我國植膠區域持續擴大,其中,‘熱研917’等3個抗風高產品種,推動我國中重風害植膠區實現高產植膠;‘熱研879’超高產品種,畝產比對照提高50%以上,是當前世界單產最高的品種;‘云研77-4’等4個耐寒高產品種,種植區北緣擴大到25.12度。“該項目歷時37年,通過挖掘創制耐寒抗風高產種質,創建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大幅縮短育種周期,由41年縮短至27年,攻克了天然橡膠種質資源匱乏、育種周期長效率低等難題,培育突破性新品種,研發高效生產技術,取得創新性成果。”成果完成人,海墾南繁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智全介紹,在本次科研項目中,我們主要參與了‘文昌11’、‘文昌217’等一系列抗風高產品種的選育,推動了抗風高產橡膠樹品種在海南植膠區的試種及推廣、配套生產技術的熟化及推廣,實現了海南植膠區品種的良種化,提升了植膠生產技術水平,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新品種、新技術在新植膠園使用占比超過80%,覆蓋全國膠園面積的40%,推動我國天然橡膠平均畝產大幅提高,實現了我國自主培育品種對引進品種的更新替代。培育新品種質量符合高端用膠要求,項目相關合作單位成功研發出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等飛機輪胎專用膠,為保障我國天然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戰略資源安全供給作出了突出貢獻。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
來源:海南農墾報